Luxin's Blog

机器学习 第1章 绪论

1.1 引言 本书用”模型”泛指从数据中学得的结果。有文献用”模型”指全局性结果(例如一棵树决策树),而用”模式”指局部性结果(例如一条规则)。 1.2 基本术语 训练样本亦称”训练示例”(training instance)或”训练例”。学习算法通常有参数需要设置,使用不同的参数值和(或)训练数据,将产生不同的结果。 从数据中得到模型的过程称为”学习”(learning)或”训练”...

《Effective Python》笔记-第9章 测试与调试

第七十五条:通过repr字符串输出调试信息 如果要用print调试程序,那么类型的区别就很重要,应该打印的是对象的repr版本。该函数会返回对象的可打印表示形式,把repr返回的值传给内置的eval函数,会得到一个跟原来相同的Python对象(实际中eval()函数的使用必须相当谨慎)。 在格式化字符串里用%s处理相关的值,就跟把这个值传给str函数一样,都能得到一个便于认读的字符串。如...

《Effective Python》笔记-第10章 协作开发

第八十二条:学会寻找由其他Python开发者所构建的模块 如果面对一项自己不熟悉的需求,可以去PyPI(Python Package Index, 网址为https://pypi.org)搜索一下,看看有没有哪个软件包能够帮你更快达到目标。 可以用pip命令行工具从PyPI里面安装软件包,大多数PyPI模块都是自由及开源软件。pip最好与内置的venv模块搭配使用,这样可以给不同的项目安...

《Effective Python》笔记-第8章 稳定与性能

第六十五条:合理利用try/except/else/finally结构中的每个代码块 try/finally形式的复合语句可以确保,无论try块是否抛出异常,finally快都会得到运行。 如果某段代码应该在前一段代码顺利执行之后加以运行,那么可以把它放到else块里面,而不要把这两段代码全都写到try快之中。这样可以让try块更加专注,同时也能够跟except块形成明确对照:excep...

《Effective Python》笔记-第5章 类与接口

第三十七条:用组合起来的类实现多层架构,不要用嵌套的内置类型 不要在字典里嵌套字典、长元组,以及用其他内置类型构造的复杂结构。 namedtuple能够实现出轻量级的容器,以存放不可变的数据,而且将来可以灵活地转化成普通的类。 如果发现用字典维护内部状态的那些代码已经越写越复杂了,那么就应该考虑用多个类来实现。 第三十八条:让简单的接口接受函数,而不是类的实例 Python有许多内...